4月25日,由国医科技携手健康界传媒发起的“全国SPD标杆探访”首站活动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业财融合·链通精益”为主题,汇聚全国15家医疗机构的30余位管理者及临床骨干,围绕“迎、听、研、观”四大环节,全方位解码安医大二附院SPD智慧物流体系构建路径,为医疗供应链管理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板。国医科技总裁慈云飞等出席活动。
交流会现场
安医大二附院作为长三角地区智慧医疗的创新先锋,与国医科技紧密合作打造的SPD管理模式,已然成为公立医院智慧管理的标杆典范。在活动开幕式上,安医大二附院邓洪禹副书记指出,在公立医院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的关键时期,医院借助SPD这一核心驱动力,构建了覆盖“采购-仓储- 配送-临床使用”全流程的智慧物流体系,实现了业务流与资金流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活动现场,健康界传媒授予安医大二附院“北斗学苑标杆医院学习基地”称号,标志着其SPD管理经验正式升级为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标准化方案。
“北斗学苑标杆医院学习基地”授牌仪式
在主题分享环节,安医大二附院管理者与临床专家从多维视角解读SPD落地路径。
物流中心主任夏幼平以“关于医用耗材基础数据与合同的规范化管理”为题,介绍了安医二附院SPD的整体建设情况,展示了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借助云仓、中心库、科室库的三级仓储联动,医院物资周转天数压缩至3-5天,低值耗材消耗量下降32%。同时,通过对接国家UDI数据库并对891份执行合同进行智能监控,实现了耗材从合同签订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手术室护士长余满荣的分享将视角转向临床一线。通过低值手术套包、高值智能套餐管理和智能柜、物流机器人的应用,不仅节省了护士手工盘点时间,还使手术耗材处理效率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总会计师刘静从业财融合视角展现了耗材业务与财务管理融合的深层价值。借助SPD系统,医院建立“日清”机制,耗材结算准确率得到保障。2024年,医院耗材占比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累计节省超1800万元。同时,SPD系统融合DRG/DIP付费改革与作业成本法,为临床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专题研讨环节中,与会嘉宾围绕SPD助力新医改与国考指标落地展开深入探讨。夏幼平主任表示,SPD系统通过“采购-仓储-临床”全流程数字化管控,精简了配送人力,缩短了库存周转天数,降低了高值耗材成本。护理部主任杨锡瑶提到,精准计费减少收费纠纷,智能效期预警保障耗材安全,释放护士日均2小时非临床工作时间,助力住院患者满意度连续三季度蝉联安徽省首位。眼科主任陶黎明补充道,骨科/眼科高值耗材通过条码追溯与智能补货,手术准备效率提升50%。财务部副部长王雪旻强调,SPD与财务核算、预算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使结算效率提升了30%以上。
针对带量采购执行难点,夏主任分享了安医大二附院“前端控量、中端追溯、后端分析”的全周期管控链,同时建立供应商保供风险预警机制,要求退市产品提前书面报备并同步医保部门,确保政策执行合规性。
活动最后,参访者分组走进安医大二附院院外云仓、智慧手术室、重症一病区和骨科三病区,沉浸式体验SPD智慧医疗管理场景。
安医大二附依托SPD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了医用耗材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生态。院外云仓模式节省医院库房面积的同时,让管理更加高效,提升了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智慧手术室凭借智慧化建设与配套人员服务,大幅提升手术耗材使用效率;在重症医学这一特殊病区,改变传统货架式二级库管理模式,针对物资用量大、品种多的特点,通过部署智能屋,实现高效管理,节省耗材管理时间;骨科病区创新运用智能墙,对低值耗材实现 “取出即管理” 的自动化精细管控,显著提升医疗物资管理精度与临床服务效能。
参访团深入安医大二附院各智慧物流场景实地探访
安医大二附院的成果实践充分证明,国医科技的SPD管理模式极具价值。只有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应用、智能化设备投入以及专业人员服务运营,才能确保项目快速落地并取得一定成果,切实提升医院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助力医院实现降本增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建于200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医院连续四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蝉联A+等级,彰显卓越运营实力。为深化智慧医院建设战略,近年来医院着力提升运营管理效能、精细化管理水平及成本管控能力。2024年,安医大二附院携手国医科技启动SPD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系统规划调研、物资全流程接管及标准化体系建设,现已迈入精益化管理新纪元。该项目实施后迅速取得突破性成果,推动医院跻身全国医用物资精细化管理标杆行列,为医疗行业供应链改革树立创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