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国医大家庭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坚守着初心,不断砥砺前行。他们是公司核心价值观的最佳诠释,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发光发热,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为了让优秀国医团队和国医人的精神得到传承,我们特别推出“国医力量”专栏,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故事,以他们为榜样,共同进步。
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手术室里,每天都有无数忙碌的身影,而其中一位穿着蓝色工作服、时常穿梭在库房和科室之间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她就是李松,一位从医院护理岗位成功转型到手术室耗材管理,始终在医疗行业发光发热的优秀女性。
加入国医之前,李松曾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因此对于医用耗材管理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在SPD模式下,耗材管理由专业人员负责,医护团队得以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专业医疗工作。手术室日常节奏快、任务繁重、精力消耗巨大,我们的存在,正是为了分担这份重担。”李松如是说。
安医高新院区手术室有32个术间,平均每天有一百多台手术,而耗材的及时供应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李松带领的运营服务团队,不仅要负责耗材的库存补充、套包加工、配送、收费及退库等一系列工作,还要穿插解决科室老师提出的问题,协助技术运维同事处理系统问题。作为手术室运营服务团队的领导者,李松不仅要处理各种日常事务,更要肩负起团队管理的责任。李松以急性子著称,面对问题总是迅速行动,不喜拖拉。然而,她逐渐认识到,凡事亲力亲为并非长久之计,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团队成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团队的责任意识和岗位胜任力。目前手术室运营服务团队共有7人,经过几年的成长和磨合,大家养成了主动承担、自主解决的习惯,团队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生活中的李松
2023年3月起,安医大一附院项目各院区陆续实现了手术室全面接管,管理模式开创了全国先例。这一模式的升级,也给手术室运营服务团队带来了新的挑战。术式套包上线后,服务人员在关注耗材实际库存的同时,还需经常核对系统库存,防止库存不足导致系统无法加工套包,从而影响领用和收费。面对耗材集采后的库存和供应问题,李松团队没有退缩和抱怨,而是积极与院方、供应商沟通,寻求解决方案。她加强了对耗材库存的监管,保持与科室老师间的信息互通,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手术排期,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
为了更好地保障耗材供应,李松与团队不断优化耗材管理流程,更新术式套包。她与科室老师深入沟通,确认每种套包所需的耗材种类,去除不常用耗材,提升加工效率,减少退库次数。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李松对于不同手术所需的耗材已熟稔于心。
在手术室耗材管理工作中,李松以她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专业技能、卓越的管理能力,展现了一位运营服务专业人员的风采。从她的身上,我们得以窥见国医科技为医院解决物资管理难题、减轻医护人员负担的初衷和决心。作为一名国医人,无论在何岗位,都要时刻谨记“服务中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并将这句话融入到工作的每一个场景中。
在国医科技的旗帜下,我们每位国医人都是这场医疗革新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让我们的行动成为推动医疗行业进步的力量,让我们的精神成为激励同行的灯塔。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途上,让我们以李松的故事为灵感,点燃心中的火焰,照亮前行的道路,勇敢地追逐梦想,坚定地实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