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由国医科技与健康界传媒联合举办的“全国SPD标杆探访”第三站走进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通大附院”)。本次活动以“多区协同·链通精益”为主题,汇聚全国多地医院管理者、医学装备及医保专家,围绕“迎、听、研、观”四大环节,深入探析通大附院耗材精益管理的“南通模式”。国医科技执行总裁刘王飞、副总裁孙挪等出席。
主题分享会现场
一、迎:标杆为鉴,共话精益管理新路径
健康界研究院数据中心主任陈晓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多院区发展与医保改革背景下,传统物资管理面临库存与缺货并存、成本高企等挑战,SPD模式正成为医院精益化转型的关键抓手。本次活动旨在解码通大附院的管理实践,为全国医院提供可复制的管理范式。
通大附院副院长陆玉华在致辞中介绍,医院始建于1911年,作为江苏省综合性医疗中心与研究型医院,2022年成为苏中苏北地区唯一入选国家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规范基地”的医疗机构。面对年近18亿的耗材采购体量,医院自2018年引入SPD,2023年启动战略升级,构建“一院两区”协同网络,形成手术室“日清月结”、骨科高值耗材全流程追溯等可复制经验。
活动现场,健康界授予通大附院“健康界标杆医院学习基地”称号,标志着其SPD实践正式纳入全国性学习体系。
“健康界标杆医院学习基地”授牌仪式
二、听:七场分享,拆解全流程管理方法论
在分享环节,通大附院医学装备处处长陈丽、物资采购组组长陈梅、档案管理组组长陆樨樨、医学装备处物资供应组组长杨永、麻醉手术科副主任朱琴、消毒供应部护士长张亚云、医保与价格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倪丽云等七位相关负责人,围绕耗材管理的组织协同、采购规范、档案管控、物资保障、临床适配、安全追溯与医保联动等全维度,系统分享SPD实践经验。核心聚焦多部门协同覆盖耗材“准入-使用-处置”全周期、阳光采购闭环管理、智能库房“人机物法环”管控、手术耗材“日清”追溯、骨科植入物全流程安全管理,以及“医务+医保+装备”大医保团队构建等关键举措,凸显SPD在降本增效、风险防控中的核心价值。
三、研:圆桌共话,探寻SPD可持续发展之道
“共话新赋能”圆桌讨论环节由苏北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仲辉主持,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学装备处处长姜瑞瑶,福建省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主任委员康莉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采购中心主任刘锦初,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物资处处长乔延伟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余冬兰等专家共同参与,聚焦收支平衡、信息化建设与风险防控三大议题,深入探讨SPD在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政策落地中的要点,为行业实操提供破局思路。
四、观:场景探访,感受智慧管理落地实效
圆桌讨论结束后,探访活动进入到“品味新场景”环节。参访团分两组深入院内与院外场景。院内组走访中心周转库、手术室、泌尿外科与神经外科,体验智能柜取货、手术套包配送与骨科耗材追溯;院外组探访SPD物流中心,观摩云仓验收与统一配送全链路。参访中,嘉宾与管理人员深度交流,将理论与实景融合,感知“全链条合规、全流程可溯、多院区协同”的落地成效。
参访团深入通大附院院内外智慧物流场景实地探访
此次标杆探访圆满落幕,通大附院联合国医科技打造的多院区物资智慧管理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南通方案”。事实证明,SPD所释放的管理效能,正深度赋能医院的高质量运营。未来,国医科技将继续以纯第三方服务模式,服务医院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精耕细作,不断挖掘管理潜能,为医院降本增效与高效运营提供有效助力。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11年,是一所历史悠久、享誉长三角北翼的省级医疗中心。医院现已形成“一院两区”发展新格局,综合实力强劲,连续三年位列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百强榜。作为江苏省高水平建设医院,医院持续推动管理创新,于2024年携手国医科技完成SPD服务模式战略升级,从“商业合作”迈向“纯第三方服务”,以全链条管理革新破解耗材管理痛点,为多院区三甲医院智慧供应链建设树立了行业标杆。